报名了一个志愿者活动。内容很简单,去一所小学帮忙照顾留守儿童。
第一次去的时候,我心里其实很紧张。我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们相处,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喜欢我。可当我走进教室,看见那些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时,我的紧张瞬间消失了。
“哥哥,你叫什么名字?”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跑过来问我。
“我叫李恒。”我笑着蹲下来,“你呢?”
“我叫小兰!”她笑得特别甜,接着拉住我的手,“哥哥,陪我玩!”
那一天下来,我陪他们做游戏,帮他们画画,听他们讲家里的故事。晚上回家的时候,我发现自己的心情出奇地轻松,就像是有一块压在心头的大石头被挪开了一样。
做志愿者的这段时间,我渐渐学会了与人相处,也开始明白一个道理:你只有先学会给予,才能更好地接受。
小时候,我总觉得自己缺爱,所以对别人的好意总是小心翼翼,甚至会抗拒。可这些孩子让我看到,原来爱是可以流动的。你给出一点点温暖,别人就会用更多的温暖回报你。
有一天,小兰递给我一张画,上面画着一颗大大的爱心。她说:“哥哥,这是我画的你。”
“谢谢。”我摸了摸她的头,笑着说,“我会好好保存的。”
那一刻,我的心里涌起一种很久没有过的满足感。这种感觉让我明白,过去的那些伤痛并不是不能愈合,只是我一直没给它机会。
渐渐地,我发现自己对父母的怨气少了很多。不是因为我完全原谅了他们,而是因为我明白了一个道理:有些伤害是他们的错,但原谅与否,是我的选择。
“你会回去见你爸吗?”大伯有一次问我。
“可能吧。”我耸耸肩,“但现在还不是时候。”
“你慢慢想。”大伯点点头,没有再多说。
我还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感情生活。过去的那段感情让我明白,爱一个人不是单向的付出,而是一个来回的过程。
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