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李隆基高琛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大唐:为夺杨玉环,请李隆基归天后续》,由网络作家“隔壁小皮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听闻高琛此言,李瑁不禁冷冷地哼笑一声。“哼。”“高公公,本王在跑马场时,与马夫同吃同住。”“本王更是将属于自己的那一成利益拿出,用以开设酒楼,所有钱财皆全心投入到酒楼的运营之中。”“诸如购买各类食材、置办各种器具等诸多方面,何来为己谋私之说呢?”说到此处,李瑁目光炯炯如炬,紧紧地锁定了高琛。李瑁的这番言辞,使得高琛再度陷入哑口无言的境地。他只是静静地伫立在那里,紧咬着牙关,脸上虽未显露出过多情绪,但眼底深处却暗藏不甘与恼怒之色。眼见高琛不再言语,李瑁转而面向李隆基,接着说道:“其次,儿臣所开设的这些酒楼之所以未曾命名,实则还有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。”“儿臣认为,这等荣耀之事理应由父皇亲自赐予。”“毕竟,这些酒楼若能有幸获得父皇的赐...
《大唐:为夺杨玉环,请李隆基归天后续》精彩片段
听闻高琛此言,李瑁不禁冷冷地哼笑一声。
“哼。”
“高公公,本王在跑马场时,与马夫同吃同住。”
“本王更是将属于自己的那一成利益拿出,用以开设酒楼,所有钱财皆全心投入到酒楼的运营之中。”
“诸如购买各类食材、置办各种器具等诸多方面,何来为己谋私之说呢?”
说到此处,李瑁目光炯炯如炬,紧紧地锁定了高琛。
李瑁的这番言辞,使得高琛再度陷入哑口无言的境地。
他只是静静地伫立在那里,紧咬着牙关,脸上虽未显露出过多情绪,但眼底深处却暗藏不甘与恼怒之色。
眼见高琛不再言语,李瑁转而面向李隆基,接着说道:“其次,儿臣所开设的这些酒楼之所以未曾命名,实则还有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。”
“儿臣认为,这等荣耀之事理应由父皇亲自赐予。”
“毕竟,这些酒楼若能有幸获得父皇的赐名,那必将是无上的荣光。”
“父皇您试想一下,当百姓们听闻酒楼之名是父皇御赐,定会对父皇的恩泽感恩戴德,也能让天下百姓更为深切地感受到父皇的浩荡恩泽。”
李瑁话音刚落,李隆基不易察觉地微微皱了皱眉,内心深处隐隐生出一丝排斥之感。
此时,高琛仿佛敏锐地洞察到了李隆基的心思,原本还哑口无言的他,当即站了出来。
“圣上乃九五之尊,这酒楼之事,还当慎重考虑。”
他说话时,微微垂首,用余光偷偷瞥了一眼李隆基,只见李隆基满意地扫视了自己一眼。
仅仅这一眼,便让高琛心中暗暗得意,他的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微笑,但那笑意中却透着一丝阴险。
哼,寿王竟然妄图让那些贱民得到圣眷?
真是痴心妄想!
圣上可没有那么好糊弄!
接着,高琛看向李瑁,神色尽显得意。
然而,在高琛的注视之下,李瑁却依旧从容不迫地回应道:“父皇,太宗皇帝曾言,‘君者,舟也;民者,水也;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’。”
“天下应当以民为本!”
“儿臣开设这些酒楼,也是为了让百姓能够品尝到美味的食物,这难道不是契合太宗皇帝的教诲吗?”
听了李瑁的这番话,李隆基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。
太宗皇帝曾说过这番话?
仿若太宗皇帝确有说过,可具体言论朕已然记不清了......
不过十八郎这番话,倒也颇有道理啊!
思忖片刻之后,李隆基看向了李瑁。
李瑁见状,继续说道:“故而,父皇,儿臣以为,您亲自去品尝这些酒楼的菜品,有诸多益处。”
“其一,可以检验这些厨子的厨艺水平。您想想,若菜品不佳,那些厨子入宫之后,因技艺不精而被处斩,岂不是白白丢了生命?”
“如此一来,更能彰显父皇的仁德。”
李瑁一边说着,一边继续密切注意着李隆基神色的细微变化。
“其二,则是能够彰显皇恩浩荡,父皇肯放下身段与民同食,与民同乐,亲自提笔赐名并将这美味传遍天下。”
“届时,天下百姓必将父皇的恩德铭记于心,使其千古流传。”
听到这里,李隆基的内心微微一动,那一丝心动犹如平静的湖面泛起的涟漪,虽并不剧烈,却在心底缓缓散开。
李瑁的这番提议,无疑在他的心中种下了一颗渴望的种子。
但李隆基表面神色依旧平静如水,仿若什么都未曾发生,只是眼眸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,那光芒中带着几分思索与期许。
十八郎所言,实乃难得之机也!
想到此处,李隆基手指不自觉地在龙椅的扶手上轻轻摩挲,随后微微挺直了身子。
古往今来,有哪个皇帝不想名垂青史,千古流传?
瞧着李隆基久久不语,李瑁心中不禁暗笑。
皇帝说好吃,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广告!
只要这便宜父皇品尝一番,再一赐名,到时候这些酒楼之名自当传遍整个大唐!
如此一来,酒楼就能搞成全国连锁。
你得那虚无缥缈的美名,本王得全国连锁,各取所需!
况且本王明面上说给你八成,但别忘了,这些酒楼和马场可不同,马场是近乎无本的买卖,自己做假账你还能查得出来吗?
有了钱,本王就能以厚礼拉拢大臣!
有了钱,本王就能置办武器盔甲!
有了钱,才能弄到更强壮的战马,养最强的兵!
片刻功夫后,李隆基终于做出了决定。
“十八郎,明日朕将亲临,尝尝你那些菜品。”
“若其果真美味绝伦,朕当亲执御笔赐名。”
说完,李隆基便摆了摆手,示意李瑁退下。
“儿臣告退。”
应了一声,李瑁便恭敬地起身退出了御书房,留下站在一旁满心不甘的高琛。
眼看着李瑁平安离开,高琛握紧了手中的拂尘,那拂尘仿佛都要被他捏碎了一般。
可恶!
竟然再一次让这寿王躲过了圣上的责罚!
更是仅凭几句话,就让圣上改变了主意。
如此下去,咱家要想报仇,怕是没戏了......
想到这里,高琛深吸一口气,用余光偷偷瞄了一眼开始继续批阅奏折的李隆基,眼神中闪过一丝阴冷。
咱家可不会就这么坐以待毙!
......
离开御书房后,李瑁心情大好,一路迈着轻快的步伐向着宫外行去。
可还没走几步,一道倩影从角落悄然走出,叫住了李瑁。
“王爷且慢!”
听到声音,李瑁回头一看,正是被自己送进宫的香兰。
看到香兰,李瑁心中有些疑惑,但还是凑到近前。
“香兰,你这是......”
可还不等李瑁把话说完,香兰便打断了他,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急切与忧虑。
“王爷,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,请跟小女子这边走。”
说着,香兰便将李瑁引到了一处无人的偏僻角落。
确认无人跟来后,香兰这才小声开口:“王爷,自小女子进宫以来,圣上都不曾碰过小女子,还请王爷想想办法......”
香兰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委屈和无奈,微微低下头,双手不自觉地绞着衣角,等待着李瑁的回应。
次日一早,整个兴庆宫一片忙碌。
大量宫女和太监的身影在宫中来回穿梭着,羽林卫也一改往日,一个个握紧武器,提高了警惕。
只因,圣上李隆基将在今日出宫!
礼部的官员和司礼监的太监更是彻夜未眠,整理着仪仗,备好了行銮。
终于,在宫女侍奉下,身穿龙袍的李隆基坐上了行銮。
“起驾!”
随着高琛一声高呼,庞大的队伍驶出了兴庆宫。
与此同时,长安城内,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播开来。
各方百姓在李瑁刻意的宣传下,早早便得知了圣上今日要出宫的消息。
这个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,瞬间激起了千层浪。
百姓们的心中涌起了无尽的好奇与期待,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他们,纷纷从家中涌向街头。
街道两旁早已是人头攒动,摩肩接踵。
“听说圣上今日要出宫,是为了去那新开的酒楼?”
“可不是嘛,据说那些酒楼菜品不仅美味,价格也颇为低廉,没想到连圣上都惊动了。”
“等今日过去,咱们也去那酒楼尝尝,能让圣上驾临的酒楼,菜品想来味道定不会差!”
“先别说这些了,咱们今日要是能一睹圣颜,那将是何等荣幸?”
......
随着时间的推移,街道上的人越来越多,人们的议论声也越来越大。
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着,期待着能亲眼目睹李隆基的风采,见证这难得的盛事。
“来了,来了!”
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声,瞬间打破了这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气氛。
人群立刻骚动起来,如同汹涌的海浪一般向前涌动。
“我看到了,乖乖!这也太壮观了!”
“嘘,小声点,可别惊扰了圣上。”
当李隆基的行銮渐渐走近,人们终于看清了那壮观的景象。
华丽的马车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,车身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,栩栩如生。
拉车的骏马高大健壮,鬃毛随风飘动。
周围的羽林卫们身着鲜亮的铠甲,手持兵器,威风凛凛。
鼓乐声震耳欲聋。
百姓们纷纷跪下行礼,口中高呼着: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声音此起彼伏,响彻云霄。
听着行銮外传来的高呼声,李隆基示意高琛卷起帘子,轻轻一扫。
片刻后,随着帘子放下,李隆基微微挑眉,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,神色平静地闭上了眼睛。
当行銮穿过人山人海,抵达酒楼时,早早等候在此的李瑁和一众闲散王爷、王孙贵族早已在那里恭敬地跪地迎接。
“儿臣(臣等),参见父皇(圣上)!”
被高琛搀扶着走下行銮的李隆基缓缓抬眼,扫视众人,微微颔首。
“平身吧。”
李瑁等人连忙起身,李瑁微微躬身,脸上带着恭敬的笑容、
“父皇,儿臣在此恭候多时,一切皆已准备妥当,请父皇品鉴。”
一众王爷和王孙贵族们也都纷纷站在一旁,神色拘谨而又带着几分讨好,小心翼翼地迎合着。
李隆基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,眼神中并无太多波澜。
“带路吧!”
“父皇这边请。”
在李瑁的引领下,李隆基迈着稳健的步伐,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酒楼。
酒楼内早已布置得金碧辉煌,绫罗绸缎装饰着墙壁和桌椅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气息。
一楼大厅中央,更是坐落着一个独特的开放式厨房。
打量着酒楼内新奇的布置,李隆基面无表情,内心却有些期待起来。
十八郎这酒楼,倒还真是别有一番风味。
只是不知道那些庖厨的厨艺,是否真的像朕听闻的那般?
想到这里,李隆基看向李瑁。
感受到便宜父皇的目光,李瑁会心一笑,大步走向开放式厨房。
然而没有人注意到的是,在转身前,李瑁对着人群中自己的家奴使了个眼色。
那家奴见状,不动声色地盯住了人群中的高琛。
而在众人的注视下,李瑁对着早已准备就绪的庖厨们吩咐道。
“开始吧!”
“是,王爷。”
庖厨们没有一丝迟疑,迅速在炉灶前忙碌起来,动作娴熟而敏捷。
很快,先是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,瞬间弥漫在整个空间,让在场的人不禁垂涎欲滴。
接着,众人的目光被厨师们的精彩技艺所吸引。
厨师们将食材高高抛起,又稳稳接住,手中的锅铲上下翻飞,火焰在锅中跳跃。
锅中的菜肴在火焰的舔舐下,不断地翻滚着,颜色渐渐变得金黄诱人,散发出迷人的光泽。
不一会儿,一道道精美的菜肴被端上了桌。
每一道菜都带着精美的雕花,宛如一件件艺术品,赏心悦目。
李隆基看着眼前的美食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,随即恢复平静,微微点了点头。
这世间,竟还有如此精美绝伦的菜肴!
花样如此之多,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......
思忖片刻,李隆基看向李瑁的目光柔和了许多。
亲自将最后一道菜端上桌,李瑁恭敬一笑。
“父皇,请慢用。”
“嗯。”
一直面无无表情的李隆基接过高琛递来的筷子,轻轻夹起一口菜肴放入口中,细细品味。
那美味瞬间在口中散开,李隆基的面部肌肉微微放松,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愉悦。
妙,妙啊!
这菜肴,着实好吃!
愉悦之下,李隆基又品尝了其他几道菜肴,脸上虽仍保持平静,但眼神中的愉悦却更明显了一些。
“不错!”
面对李隆基的赞誉,李瑁拱手一拜。
“多谢父皇夸奖。”
“这些庖厨每日都在勤学苦练,只为了给父皇坐上一顿美味佳肴。”
“儿臣斗胆,恳请父皇赐名。”
李隆基点了点头。
“就赐名‘寿王宴’吧!”
话音刚落下,高琛就识趣的开口捧场。
“圣上英明!”
“此等美味佳肴,不仅口感绝佳,更能让人心情舒畅,若每日食之,必定能使人长寿!”
说着,高琛嘴角浮起一抹冷笑。
咱家这么一说,圣上定会将这些庖厨都收进宫中!
如此一来,看你还如何经营这酒楼!
李瑁见状,也大步上前,躬身一拜。
“谢父皇赐名,此名不仅仅是对这桌美食的赞誉,更是蕴含着对国家繁荣昌盛、百姓长寿安康的美好期许。”
“儿臣拜谢父皇为百姓赐福!”
李隆基只是微微点了点头,眼神中并没有太多的欣喜,只是多了几分满意的神色。
“拿纸笔来。”
一旁的高琛连忙从侍女手中端过笔墨纸张,呈到了李隆基面前。
接着,李隆基提笔在纸上写下“寿王宴”三个大字。
李瑁拜倒在地,双手高举过头,恭敬地接过了那张纸。
“谢父皇赐名。”
“嗯。”
“不错!”
“十八郎有心了。”
说完,李隆基起身往酒楼外走去。
“儿臣恭送父皇。”
但眼看着走到酒楼门前,李隆基身形一顿,转身看向了还跪在地上的李瑁。
“十八郎,让那些庖厨入宫吧!”
“儿臣遵旨。”
“请父皇放心,儿臣等下便亲自送去。”
李瑁与头戴斗笠的女子静坐在马车之中,一路沉默无言。马车车厢内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氛围,仿佛空气都已凝固。
李瑁眼神中透着一抹坚定,深吸一口气后,望向身旁的女子。
他微微调整坐姿,缓缓开口道:“香兰,本王答应你的条件都做到了,接下来莫要让本王失望。”
头戴斗笠的香兰听闻,轻轻地点点头,那斗笠边缘随着她的动作微微晃动。
“王爷放心,小女子明白该如何去做。”
李瑁见状,微微颔首。
“如此甚好。”
话音落下,李瑁便闭上双眼,不再言语。
不多时,马车缓缓停下,紧接着高琛那尖细的声音响起。
“寿王,下车吧!莫要让圣上等急了。”
在高琛的连声催促下,李瑁带着香兰走下马车,径直朝着御书房走去。
御书房内,李隆基正端坐在龙椅之上,专心批阅奏折。
听到由远及近的脚步声,他只是微微抬头,扫了一眼走进来的高琛等人,便又将注意力放回奏折之上。
仅仅这轻轻一眼,却让李瑁心中一凛,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寒意。
李瑁深吸一口气,压下心中的愤懑。
无论如何,他必须保持冷静。
明白这一点的李瑁带着香兰大步向前,躬身拜倒在地。
李瑁口中说道:“儿臣参见父皇。”
高琛也赶忙拜倒在地。
“奴才拜见圣上。”
李隆基闻言,只是冷冷地应了一声。
“嗯。”
然而,紧接着高琛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控诉李瑁的罪行。
“启禀圣上,老奴近几日收到不良人举报!”
“近日来寿王大肆搜罗美女,贪图享乐,全然不顾自己皇子的身份。”
“若是如此也就罢了,如今寿王竟公然携此女子入宫,此等行为实在是有失体统,而这女子便是确凿证据,望圣上严惩寿王,以作惩戒!”
随着高琛话音落下,李隆基一边继续批阅奏折,一边漫不经心地抬头扫了李瑁一眼,淡漠地开口。
“你作何解释?”
面对李隆基的询问,李瑁用余光瞥了高琛一眼。
这狗东西还真是对自己紧追不舍,不肯放过任何一个报复自己的机会。
但此刻自己绝对不能与高琛正面冲突,需巧妙应对。
而跪在一旁的高琛,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,那笑容仿佛一朵盛开的恶之花,仿佛已经看到李瑁被严惩的场景,眼神中更是透露出一种恶毒的期待。
在高琛的翘首以盼下,李瑁深吸一口气,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,开口说道:“父皇,高公公此举完全是在挑拨父皇与儿臣的父子关系!”
“他多次对儿臣恶语中伤,儿臣实在是忍无可忍,还望父皇明察。”
李瑁话音方落,正在批览奏折的李隆基刹那间眉头紧蹙,手中之笔戛然而止,随即缓缓抬起头来。
面带愠色,冷冷地看着李瑁。
“住口!”
“高琛乃朕之近侍,他便代表朕意。”
声音带着一股毋庸置疑的威严在大殿之中回荡着。
看着李隆基对李瑁的态度,高琛心中愈发得意,那得意之情犹如潮水般在心中蔓延,脸上却依旧保持着谦卑的神色。
接着,微微低头,双手恭敬地垂在身前,心中暗自冷笑。
寿王,你这次死定了!
感受着便宜父皇的不悦,李瑁继续说道:“父皇,高公公就是仗着父皇恩宠,所以才如此胆大妄为......”
话还未说完,李隆基便打断了他。
“你乃皇子之身,一举一动皆关乎皇家颜面与体统。”
“行事当有分寸,莫要忘了自己的身份。”
此话一出,宫殿内瞬间陷入寂静。
唯有那若有若无的熏香气息在空气中弥漫,仿佛在诉说着宫廷之中的复杂与微妙。
李隆基此时对李瑁更加失望,心中暗自思忖。
这十八郎真是朽木不可雕也!
哪里有一点身为皇家子弟的觉悟?
再看李瑁,虽然心中冷笑不止,对这位便宜父皇愈发不满。
但他还是连忙诚惶诚恐地叩首,额头紧紧贴着冰冷的地面,声音颤抖且带着无尽的惶恐与恭敬。
“父皇教诲,儿臣定当铭记于心,不敢有丝毫忘却。”
“儿臣深知自己身份卑微,能有今日,全仰仗父皇的庇佑与恩宠。”
“父皇的每一言每一语,对儿臣而言,皆是如天条律令般神圣不可侵犯。”
“儿臣定当以父皇的教诲为明灯,时刻警醒自己的言行举止,绝不敢有半分逾越与懈怠。”
“请父皇放心,儿臣绝不辜负父皇的期望,做一个让父皇满意的皇子。”
这一番言辞恳切的话语,使得李隆基那阴沉如水的面容稍有缓和,连带着弥漫在整个御书房中的压抑氛围也变淡了些许。
感觉到周围氛围的微妙变化,李瑁明白,是时候实施下一步计划了。
想到这里,李瑁依旧保持着那副诚惶诚恐的模样,接着开口说道:“父皇,儿臣并非是骄奢淫逸之人,儿臣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父皇。”
这句话却让李隆基心中冷笑。
所为之事皆为朕乎?
好个十八郎,至斯地步,尚在此巧言诡辩!
一旁的高琛更是愈发得意,心中暗自嘲讽。
这寿王还真是个不知死活的蠢货,都到了这一步了,还在这里死鸭子嘴硬。
当真以为说几句讨喜的话,就能得到圣上的饶恕吗?
然而,就在李隆基和高琛的注视下,李瑁看向了身后的香兰,轻声唤道。
“香兰,还不快过来。”
“是,王爷。”
李瑁这突然的举动,顿时让李隆基和高琛心中满是疑惑和不解。
李隆基微微皱了皱眉,抬头仔细打量着这头戴斗笠的女子。
高琛则是心中暗自嘲笑起了李瑁。
看来这寿王还真是无计可施了,竟然还想靠一个女子来解围。
可很快,当香兰缓缓地掀开斗笠,露出真容时,李隆基和高琛同时不敢置信地瞪大双眼,愣在了原地。
在两人的注视下,香兰欠身缓缓施礼。
“小女子香兰,参见圣上。”
不多时,李瑁就回到了寿王府内。
刚一下马车,等待多时的二舅武忠就跑了过来。
“王爷,如何?”
“圣上是否满意......”
武忠欲言又止,神色中更是透出一丝急切。
毕竟那香兰是他找来的,若是李隆基感到不满,那别说是他,整个武氏一族怕是都得凉凉。
面对武忠的询问,李瑁嘴角微微上扬,眼中闪过一抹狡黠,那神情防御一只偷到了腥的猫。
“二舅,你就放心吧,父皇应该很满意。”
得到李瑁的回答,武忠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。
“满意就好,满意就好,如此老夫就放心了......”
看着武忠放松下来,李瑁再度回想起了方才在御书房之中,李隆基看到香兰的神情。
在香兰的影响下,想必李隆基对他的警惕也会暂时放松一些。
这对他来说,是一个绝佳的机会。”
想到这里,李瑁对武忠吩咐了一句。
“二舅,香兰的弟弟妹妹那边,还需要你多费些心思。”
“毕竟这是侄儿对她的承诺......”
武忠闻言,笑着回答道。
“王爷放心,老夫已经命人在城内购买了一处房产,将那兄妹二人安置了过去。”
“如此甚好。”
两人说着,一边走进了书房之中。
书房内,大舅武信早已等候在此,三人聚在一起,开始继续商量关于跑马场的事情。
待众人坐定,李瑁抿了一口茶水,看向了大舅武信。
“大舅,关于跑马场的话,侄儿还有一件事情要托付于你。”
武信一听,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。
“王爷请说。”
在武信的注视下,李瑁放下了手中茶盏,徐徐开口。
“侄儿觉得咱们跑马场的那些马夫光会照顾战马还不够,最好能够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得学习马术和骑射!”
“如果可行的话,最好让他们也学会如何使用马槊。”
武信和武忠听闻此言,不禁对视一眼,眼神中满是疑惑和怀疑。
武信更是紧皱着眉头,眉间形成了一个深深的“川”字,暗自思忖起来。
自己外甥这要求是不是过于苛刻了?
普通马夫哪里用得上会这些技能?
这些技能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掌握的!
要想培养这样的马夫,所需要耗费的不仅是时间和精力,还需要大量的钱财。
况且从常理上来说,似乎也没有这个必要......
李瑁看着两位舅舅疑惑的眼神,笑着解释起来。
“大舅,二舅,你们有所不知,侄儿是想打造一个马术明星。”
“就像蹴鞠比赛中那些技艺高超的球员会受到众人追捧一样,我们跑马场的众多马夫若是有此等本领,也会吸引众人目光。”
“两位舅舅试想一下,当这些马夫在跑马场中展示出精湛的马术技巧,如策马奔腾时的矫健身姿,骑射时的精准命中率,以及挥舞马槊时的威武霸气,那将会吸引多少人的目光!”
随着李瑁的解释,武信和武忠眼前仿佛已经出现了相应的画面。
注意着两人的神色,李瑁接着说道:“如此一来,我们的跑马场将会更加出名,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,生意也会更加兴隆。”
“到时候,不仅王公大臣们会更加热衷于来此消遣,就连普通百姓也可能会被吸引过来,跑马场的收益也将会大大增加。”
武信和武忠再次对视一眼,他们的眼神中虽然仍有疑虑,但见李瑁如此坚持,也不好再多问。
武信站起身,拱手行了一礼,就要离去。
“明白了,老夫这就按照王爷所说去安排。”
“大舅莫急,侄儿还没说完......”
说着,李瑁淡然一笑。
他这般行事的真正目的,实则远非表面那般简单!
打造马术明星,不过是个幌子而已!
他内心真正渴望的,是培育出能征善战的猛将。
同时,他打算将跑马场的所有马夫,训练成为精锐的骑兵。
他重现太宗时期那威风凛凛的玄甲军!
李瑁的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,那光芒中饱含着憧憬与向往。
他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勾勒出玄甲军排着整齐的队列,手持长枪,如同钢铁洪流般冲锋陷阵的场景。
武信没有注意到李瑁有些异样的神色,满是疑惑的问道:“王爷还有何吩咐?”
在武信的注视下,回过神的李瑁深吸了一口气。
“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,那就是要提高对这些马夫的待遇,另外,再以侄儿的名义,开设学堂,让他们的子女能够有个读书的地方。”
这一次没有等武信和武忠质疑,李瑁便站起身来,踱步到窗前,望着窗外的庭院,缓缓说道:“只有这样,他们才能对跑马场尽心尽力。”
武信和武忠再度对视一眼,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震惊与感动。
武信心中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,他从未想过自己的外甥,竟能有如此深远且仁慈的想法。
提高马夫待遇,这在以往是他们几乎不敢想象的。
在这个等级分明的时代,底层劳动者的权益往往被忽视,而李瑁却能关注到这一点,怎能不让他震惊?
更别说还要为马夫子女开设学堂,这是何等的胸怀与远见!
武信感动于李瑁对这些底层人民的关怀,他仿佛看到了那些马夫子女们未来充满希望的眼神,也看到了跑马场因为这份关怀而可能焕发出的全新生机。
想到这里,武信神情激动,拱手一拜。
“王爷此言大善。”
“老夫这就命人着手准备。”
然而,武信和武忠不知道的是,李瑁此举只不过是为了收拢这些马夫,用这个学堂来“圈禁”他们的孩子,以此来确保马夫们对他的忠心。
送走了武信和武忠后,李瑁伸了个懒腰。
只要跑马场按着他的预期发展下去,玄甲军的重现,指日可待!
心情大好的李瑁摩挲着下巴,喃喃自语。
“也不知道那些厨子学的怎么样了......”
“来人,让那些庖厨准备准备,本王要校验一番他们这些天的成绩。”
“是,王爷。”
与此同时,寿王府内,李瑁和自己的心腹齐聚一堂。
“王爷,真要如此嘛,这可都是咱们辛辛苦苦赚来的啊!”
心腹说着,有些心疼的看了一眼面前装得满满当当的几个箱子。
瞧着心腹那一脸肉疼的样子,李瑁没好气的一脚踹了过去。
“本王这么做,自有本王的道理。”
“全部装车,莫要遗落,本王入宫去见父皇。”
被踹了一脚的心腹没有再迟疑,连忙按照李瑁的吩咐将所有箱子装上了马车。
就这样,李瑁带着这些钱财很快便赶到了兴庆宫之中。
......
李隆基端坐在龙椅上,正准备吩咐高琛几句。
可殿外却忽然传来一阵禀报声。
“启禀圣上,寿王求见!”
这突如其来的消息,让李隆基有些错神。
还真是巧啊!
自己才刚刚听高琛说了李瑁的事情,这小子就来见自己了。
李隆基挥了挥手。
“嗯,允了。”
“是,圣上。”
不多时,李瑁便带着几个力士抬着满满几箱钱财来到了李隆基面前。
站定身形后,李瑁便躬身拜倒在地。
“儿臣拜见父皇。”
看着跪在面前的李瑁,李隆基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,沉声问道:“何事?”
面对李隆基的询问,李瑁深吸了一口气。
随即便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,眼中带着诚恳的目光看向李隆基。
“父皇,前些时日儿臣入宫,发现皇宫多处宫殿年久失修。”
“想来定是国库吃紧,儿臣身为皇子,理应为父皇分忧。”
说到这里,李瑁话锋一转。
“正好儿臣近来经营有道,赚了些钱财,儿臣愿意将自己所赚钱财的八成都拿出来,敬献给父皇,望能为修缮宫殿、解国家之忧尽一份绵薄之力!”
“并且父皇日后不必再让内府给儿臣月钱,儿臣留下一成便已足够。而剩下的一成,儿臣想以父皇之名贴补母妃一脉,还望父皇恩准。”
此话一出,无论是李隆基还是侍奉在一旁的高琛都懵了。
他们没听错吧!
这世界上,还有这么傻的人!?
自己赚了钱自己不花,拿出九成来给别人,自己就留下一成。
这不纯傻子嘛!
高琛更是愣在原地,久久不能回过神。
不过还别说,这寿王倒真是还有几番手段。
只是短短几日的功夫,就赚到了这么多的钱......
再看端坐在龙椅上的李隆基,在片刻的失神后,心中更是大喜不已。
他早就想修缮兴庆宫了,但大兴土木需得文武百官同意,因此他才没有进行修缮。
但没想到,李瑁竟然主动提出出钱修缮皇宫!
甚至还要拿出一成要补贴武惠妃一脉......
想到这里,李隆基有些犹豫了。
不过转念一想,不就是一成嘛,也不多。
补贴就补贴了吧!
这更能说明这小子只是为了孝心才如此行事的。
虽然心里很高兴,但李隆基还是保持着一副冷冰冰的面容。
“嗯,十八郎有心了。”
便宜父皇这不冷不淡的反应,让李瑁不禁皱了皱眉。
这便宜父皇应该是很高兴,但依旧对我保持着戒备。
看来想取得父皇信任,还需要一段时间。
李瑁暗骂几句,便再度叩首。
“父皇,儿臣决定,往后儿臣经商所得,所有收益,都会将其中八成拿出来,交给父皇。”
“儿臣只愿尽绵薄之力,为父皇排忧解难!”
此话一出,李隆基微微动容,时刻古板的面色,稍微缓和了些许。
但他还是极力的保持着自身的气势,正视李瑁的同时,不温不火的摆了摆手。
“嗯,准了。”
见便宜父皇终于有所动容,李瑁暗暗松了一口气。
个老不羞的,总算是松口了。
自己也总算是能够继续下一步了!
抓住机会的李瑁没有一丝犹豫,接着叩首:“父皇,儿臣有一事相求,还望父皇能够同意。”
李隆基闻言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。
终究是年轻,沉不住气。
让利争宠,暗藏心思。
“说吧,什么事情?”
“儿臣经营之际,只感觉力不从心,所以想请父皇能够恩准国子祭酒武信、秘书监武忠二人,帮儿臣管理经营!”
此话一出,李隆基面色平静,一言不发盯着李瑁,眯起了双眼。
国子祭酒武信,秘书监武忠?
此二人不正是武惠妃的兄弟嘛!
这小子居然要让他的两位舅舅帮他打理生意,莫不是想要借此机会联络亲族?
但自从武惠妃离世后,这武信、武忠兄弟二人也很老实,国子祭酒和秘书监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位置......
要不就答应了他?
李隆基用那略带怀疑的眼神不断打量着李瑁,细细斟酌着。
感受着李隆基的注视,李瑁将头贴在地上,心跳不断加速。
“放出如此条件,拉拢两个无足轻重的官员,这老不羞的应该不会不同意吧?”
在李瑁焦急的等待中,李隆基内心权衡利弊。
国子祭酒和秘书监也不是什么重要位置,再加上这收益的八成也是归朕所有。
朕便暂且答应此事,暗中看看十八郎到底作何打算。
随即,李隆基便摆了摆手。
“朕准了。”
随着话音落下,李瑁暗暗松了一口气。
太好了,成了!
“儿臣叩谢父皇!”
“父皇,那儿臣就先告退了。”
“嗯。”
得到李隆基的允许后,李瑁便恭敬地退了下去。
离开兴庆宫,坐上马车的立场再也忍不住心中的窃喜,嘴角扬起了微笑。
自己这便宜父皇还真是够大方的!
原本他以为最多只能得到一位舅舅的帮助,但没想到便宜父皇直接让两个舅舅全都派了过来。
“本王的好父皇啊!”
“你还真是帮了本王一个大忙......”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