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光雾小说 > 其他类型 > 四合院从傻柱追求进步开始小说结局

四合院从傻柱追求进步开始小说结局

请叫我熊大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阎埠贵被问得身体不由得晃了晃,磕磕绊绊地解释道:“王……王干事,九十五……九十五号院有点特殊,这里轧钢厂工人特别多,这一年经常加班,所以都没有时间去学习班。”看阎埠贵慌张的神色,王干事大致猜到里面的猫儿腻,瞪了一眼阎埠贵,一言不发地离开四合院。这里阎埠贵是有小私心的。当得知军管会选择联络员时,更倾向积极分子。为了保证自己联络员的补贴,不让四合院出现积极分子,和自己抢联络员的位置,在向四合院宣传学习班时,他用了一些春秋笔法。“雨水,这是谁给你梳的头发?”“是哥哥,丑死了!”雨水跑到王干事身边,拉着她的手,皱着小鼻子向何雨柱做着鬼脸,妥妥一个没良心的小告状精。王干事拉着雨水到自己办公桌前,从抽屉里掏出木梳、镜子:“来,姨姨给你重新梳。”...

主角:何雨柱何大清   更新:2025-01-20 15:51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何雨柱何大清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四合院从傻柱追求进步开始小说结局》,由网络作家“请叫我熊大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阎埠贵被问得身体不由得晃了晃,磕磕绊绊地解释道:“王……王干事,九十五……九十五号院有点特殊,这里轧钢厂工人特别多,这一年经常加班,所以都没有时间去学习班。”看阎埠贵慌张的神色,王干事大致猜到里面的猫儿腻,瞪了一眼阎埠贵,一言不发地离开四合院。这里阎埠贵是有小私心的。当得知军管会选择联络员时,更倾向积极分子。为了保证自己联络员的补贴,不让四合院出现积极分子,和自己抢联络员的位置,在向四合院宣传学习班时,他用了一些春秋笔法。“雨水,这是谁给你梳的头发?”“是哥哥,丑死了!”雨水跑到王干事身边,拉着她的手,皱着小鼻子向何雨柱做着鬼脸,妥妥一个没良心的小告状精。王干事拉着雨水到自己办公桌前,从抽屉里掏出木梳、镜子:“来,姨姨给你重新梳。”...

《四合院从傻柱追求进步开始小说结局》精彩片段


阎埠贵被问得身体不由得晃了晃,磕磕绊绊地解释道:“王……王干事 ,九十五……九十五号院有点特殊,这里轧钢厂工人特别多,这一年经常加班,所以都没有时间去学习班。”

看阎埠贵慌张的神色,王干事大致猜到里面的猫儿腻,瞪了一眼阎埠贵,一言不发地离开四合院。

这里阎埠贵是有小私心的。

当得知军管会选择联络员时,更倾向积极分子。

为了保证自己联络员的补贴,不让四合院出现积极分子,和自己抢联络员的位置,

在向四合院宣传学习班时,他用了一些春秋笔法。

“雨水,这是谁给你梳的头发?”

“是哥哥,丑死了!”

雨水跑到王干事身边,拉着她的手,皱着小鼻子向何雨柱做着鬼脸,妥妥一个没良心的小告状精。

王干事拉着雨水到自己办公桌前,从抽屉里掏出木梳、镜子:“来,姨姨给你重新梳。”

不一会儿的工夫,小丫头臭美地端着镜子,左扭扭头、右扭扭头,看个不停。

头上的两个小辫子不仅梳整齐了,王干事还细心地给她的辫子绑了红头绳。

雨水放下镜子,高兴地扑进王干事的怀里,小嘴甜甜地道:“姨姨,你梳得真好看。”

王干事抱起雨水,对着何雨柱道:“柱子,我带你去食堂。”

南锣鼓巷军管会和派出所的办公地点是一处四进的四合院。

在新中国成立初期,因为办公场所紧张,军管会和公安系统在一起办公是非常普遍的事情。

甚至很多地方军管会和公安局就是一套人马。

当年解放四川的时候,成都市军管会、川西公安厅、成都市公安局,就是三个政府机构一套人马。

跟着王干事向后院走,何雨柱的眼睛就没闲着,路过的每个地方都得看上两眼。

这座四合院可比何雨柱他们住的四合院气派多了。

不说别的,就说王干事办公的那间的正房,可是一栋木质结构的三层楼房。

何雨柱一边欣赏一边感叹道:“我今天算是把这个院子看全了。”

王干事饶有兴趣地问道:“柱子,你也知道这个院子的来历。”

何雨柱说道:“我就出生在南锣鼓巷,当然知道这座宅子了,据说最开始是某个亲王的外宅,后来到了娄半城的手里,小鬼子占了京城,这里成了伪政府的警察局,等小鬼子投降后,这里又成了刮民党大官的私宅。”

听到这栋宅子的波折经历,王干事感慨道:“现在这座宅子已经回到国家和人民的手里了,不再是某个权贵的私有品。”

何雨柱也感慨道:“我想都不敢想,还能光明正大进这个宅子,以前见到门前的石狮子都得绕道走。”

闲聊间,两人已经走到四合院的最后一进院子。

军管会的后勤和食堂都被安排在这了。

王干事冲着厨房门口喊道:“老班长,我把人给你带来了。”

从厨房里走出一名五十岁的汉子,他身形有些矮小,腰间系着围裙,走起路来左脚有点跛。

“老班长,这小伙子就是何雨柱,别看年纪小,家里可是三代厨师传家,自己也是师从京师川菜名家。”

“柱子,这位就是后勤食堂的负责人周德峰,红军时期的炊事班长,你以后叫周班长。”

听完王干事的介绍,何雨柱对眼前矮小的周班长肃然起敬。

握住周班长的短粗黝黑的双手,何雨柱感觉到他手的粗糙和力量。


贾东旭被易中海夫妇这一套刚柔并济,弄得开始怀疑起贾张氏了,觉得母亲说得未必全对,至少师父师娘对自己是真心地好。

送走贾东旭,陈桂芳回来问道:“中海,你是怎么想的。”

易中海脸色瞬间冷了下来,冷冷地说道:“军管会宁可选刘海忠那个草包当联络员,都不选我,说明了什么。”

沉稳的陈桂芳,现在也急了。

“中海,你是说……”

“柱子家的事儿,让咱们家的名声在军管会和南锣鼓巷都臭了。”

两个人无儿无女,要想晚年不被人欺负,一个好名声就格外重要了。

易中海咬着牙说道:“所以,这次东旭的婚礼我们要办给整个南锣鼓巷的人看,要大操大办,要风风光光。”

陈桂芳略微沉思,点了点头。

“王干事,您坐!”

何雨柱给王干事搬过一把凳子,走到五斗柜前,翻出家里仅有的一点高碎。

王干事坐下看了看何家兄妹居住的环境。

六十平左右的房间,就一张双人床、两个五斗柜,一张八仙桌,两把凳子,房间里显得非常空旷。

何雨柱把茶水推到王干事面前,抱着雨水陪着坐下。

“家里有点简陋,让您见笑了!”

王干事笑着说道:“你这家确实该收拾收拾了,这哪有个家的样子。”

见王干事把话说到房子上,何雨柱又从五斗柜里拿出一张自己设计好的装修方案,铺在桌子上。

“这是我这昨天弄出来的想法。”

“我也没想要贾家的钱,只要他们按照这张图,把我们家修整一下就行。”

“我就想问问咱们军管会有没有熟悉的施工队,我用着也放心。”

王干事简单看了看桌子上的示意图,说道:“去年军管会修缮街道的危房,认识好几个信誉很好的施工队,你要是需要,我随时帮你联系。”

“谢谢您,您这是帮了我们大忙了,换成我们自己,是一点门路没有。”

王干事看着何雨柱,略带试探地说道:“你这图我也看明白了,要是按照你这张图上修整,你可要吃不少亏的。”

何雨柱的装修方案非常简单,就是竖着把正房隔出三个房间,中间是客厅,两侧是卧室,卧室里都砌上火炕。

需要最多的是砖头,唯一贵一点的就是几块玻璃。

面对王干事,何雨柱直接说出自己心里话:“王干事,我也不瞒你,在派出所调解的时候,易中海是打算给我们钱的,可是我真不敢收。”

“钱多了,对我们两个孩子未必是好事。”

“吃点小亏就吃点小亏,我只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,再把我家雨水培养成才。”

小小年纪就知道取舍,实属难得,这让王干事更加看好何雨柱了。

她拍着何雨柱的肩膀说道:“我一定给你找最好的施工队,绝不会让自己的同志吃亏的。”

何雨柱瞬息之间就秒懂王干事话中的含义,激动问道:“王干事,您的意思,我的工作被安排到了咱们军管会。”

这份工作,何雨柱简直太意外了。

这年头,对于厨师来说,军管会和派出所的食堂真的是最差的去处。

因为这两处的伙食标准是所有单位最差的,来这里担任厨师的都是军队退伍的炊事兵。

那年头的炊事兵,可没有现在系统的培训制度,只要能把饭做熟就行。

去军管会的食堂,对于何雨柱来说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根本就没有施展他厨艺的地方。


“周班长,我以后就是您的兵了。”

周班长用他那粗糙的手,不停地拍着何雨柱的手背,十分热情道:“川菜好呀,我都十多年没有吃到家乡菜了。”

“老班长、柱子!你们忙着,我先走了。”

“你去忙吧,人交给我就放心吧。”

周班长拉着何雨柱往厨房走,看见身后跟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:“柱子,这幺妹是?”

何雨柱跟着川菜师傅学厨,自然听得懂川话,就将自己兄妹的情况简单跟周班长说了一下。

“以后,我家雨水要给食堂的同事添麻烦了。”

“莫得关系。”

周班长抱起何雨水:“伯伯一会儿送你小礼物,你要好好玩哟!”

这年头人们基本上都吃不饱饭,很少见到这么胖的娃娃。

对于这么胖胖可爱的娃娃,基本没有抵抗力。

“谢谢,伯伯!”

这几天被何雨柱带着一直见陌生人,小丫头也被锻炼了不怕生了,正慢慢地激活体内的社牛属性。

走进厨房,就见两个年轻人坐着小板凳,在大木盆里清洗着白菜、土豆。

二十多棵清洗过的白菜,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。

“小胡、小刘,这是食堂新来的厨师何雨柱同志。”

“柱子,小胡、小刘是今天来帮厨的,咱们食堂的帮厨都是同志轮流来的。”

相互介绍后,周班长又跟何雨柱介绍食堂具体工作。

“咱们食堂的工作很简单,平时只要做一顿午饭就行了,如果有任务需要加夜班,食堂要帮忙做个加班餐,你就需要加个夜班了。”

何雨柱听明白了,以前的食堂,厨师是兼职的,帮厨是轮值的,合着食堂就自己一个人,还是个没编制的。

其实何雨柱不知道,南锣鼓巷军管会食堂已经很不错了,还有当过炊事兵的周班长。

很多街道军管会的食堂,都是同志们自力更生,自行解决。

食堂之所以如同儿戏,原因在于供给制薪酬,供给制津贴里就有伙食补贴。

食堂可以儿戏,何雨柱身为厨师不能儿戏。

他先是看了看今天中午的食材。

不出意料,果然还是那老几样,白菜、土豆、豆腐、粉条,唯一的惊喜就是二斤左右的猪肉。

看着食材的数量,何雨柱已经大概知道就餐的人数,也在脑海拟好了菜单。

但他还是询问一下周班长。

“周班长,中午大概有多少人在食堂吃饭。”

“军管会和派出所加起来一百一十二人。”

何雨柱点点头,果然和自己估算的差不多。

他又继续问道:“周班长,你们原本打算做什么菜。”

周班长一脸无奈地说道:“还能做什么菜,白菜炖粉条、土豆炖豆腐呗。”

“我也就会个炖菜,让我做其他花样也不会呀。”

何雨柱和周班长商量道:“周班长,您看既然咱们只有百人用餐,其实没必要做大锅炖菜,用现有的食材还是可以做几道炒菜的,不仅能丰富菜品提升味道,也让同志们换换口味。”

听到不用吃白菜炖粉条、土豆炖豆腐,洗菜的小胡、小刘,他们的眼睛明显变亮了。

实在是他们已经吃腻了,每天就是白菜、土豆、豆腐、粉条排列组合地换着炖。

“柱子,你现在是食堂的厨师,想做什么按照你的意见来就行。”

虽说周班长脸上不在乎,但从小就在勤行圈打转的何雨柱不能不懂规矩,他还是认真给周班长介绍起自己要做的菜。

“周班长,那午餐我就做炒土豆丝、酸辣白菜、麻婆豆腐,最后再来个白菜粉条汤,咱们凑个三菜一汤,怎么样!”


可何雨柱却是甘之如饴,有了在军管会工作的身份,兄妹俩在四合院将会少了很多麻烦。

“柱子,你先别高兴。”

王干事的一句话,把他从高兴中拉了回来。

“早上我把你的情况跟我们军管会的罗主任说了一下,罗主任虽然同意了,可你的年龄是个问题。”

“去年颁布了《婚姻法》,其中对妇女儿童权益的保护,一直是政府重点抓的工作。”

何雨柱虽然一直跟着师父学艺,也知道政府干了两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。

第一件就是解放改造妓女,让八大胡同彻底成为了历史。

第二件就是安置流浪儿童,还一举扫清了京城的采生折割。

王干事继续说道:“所以我们无法给你军管会的正式编制,只能以积极分子的身份协助军管会工作,当然你会领到和军管会工作人员一样的薪酬。”

其实,军管会取消后,街道办第一任工作人员,很多都是曾经的街道积极分子。

何雨柱自己就是《婚姻法》的受益者,能够理解王干事的难处。

“您已经帮助我们兄妹够多了,现在又为我们兄妹的生计奔波,有没有编制我真的不在意,我只想用自己的手艺,服务好派出所、军管会的同志们,感谢大家对我们兄妹的帮助。”

见何雨柱同意了,王干事问道:“柱子,现在政府薪酬发放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供给制,一种是工资制,你选择哪种薪酬方式。”

何雨柱没有问什么是供给制,反而问道:“王干事,你们党员的薪酬是哪种方式。”

王干事被问得稍稍愣神,随后笑道:“我们领的是供给制。”

“那我也选择供给制。”

何雨柱非常严肃地说道:“我虽然不知道供给制和工资制哪个好,但我相信党、相信党员,一定是吃苦在先。”

“所以,我也要做像你们一样的人。”

新中国成立初期,政府工作人员并非全部领取工资,而是供给制与工资制并存‌。

党的政府工作人员实行的是供给制,包括生活用品和津贴补助等。

生活用品包括粮油菜肉、服装鞋帽和卫生护理等,津贴包括过节费、生育费、妇女卫生费、学杂费等‌。

旧政府留用的人员则实施工资制。

供给制的缺点就是缺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,这也引起一些党员的不满,直至1955年才全面实施了工资制。

王干事现在越来越欣赏何雨柱了,觉得自己为他们兄妹没有白付出。

“柱子,你明天就来军管会报到。”

说完,王干事起身就要离开。

何雨柱扭捏地拦住她:“王干事,我……我能不能带我妹妹一起上班呀。”

见雨水抱着哥哥的大腿,眼神可怜巴巴地盯着自己,王干事心里清楚,何雨柱是不放心让四合院的人帮忙照顾雨水。

她略微沉思,说道:“可以把雨水带到食堂,但是小丫头得注意安全,食堂又是火的、又是刀的、又是油的。”

何雨柱拍着胸脯保证道:“您放心,雨水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厨房的规矩。”

“差点忘了,你们何家可是厨艺传家。”

王干事向雨水挥挥手:“雨水,姨姨走了。”

雨水也举起小胖手,向着王干事挥手:“姨姨再见!”

何雨柱将王干事送出家门口,刚巧碰见从后院回来的阎埠贵。

王干事笑脸瞬间收敛起来,对着阎埠贵问道:“阎埠贵同志,我想问一下,为什么在学习班上从来没有见过九十五号院的人。”


接下来,所有进来吃饭的人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。

一样的惊讶,一样的不敢相信。

往常够用的餐桌,短短不到十分钟已经坐满了。

军管会和派出所虽说有一百一十多名工作人员。

但是,以前很多人都会选择带回办公室吃。

食堂的七八十个座位完全够用,甚至有时候会空出一半的座位。

可见何雨柱今天做的饭把大家都吃美了,都等着饭后的白菜粉丝汤清清肠胃。

相比于后面进来吃饭的人没地方坐,更让周班长着急的是窝窝头不够了,明显是因为菜太好吃了,有些人主食就吃多了些。

可多拿了也没法说,大家领的都是一样的伙食补助,又不是花钱买。

以往的主食,总是会有多余的。

不够吃,这还是头一次看到。

周班长对何雨柱说道:“坏了……”

还没等周班长把话说完,罗主任和刘所刚好听见,问道:“老班长,什么坏了。”

再看食堂里已经坐满了人,罗主任惊讶道:“嚯!今天食堂够热闹的,都坐满了。”

周班长半是开玩笑地说:“还不是柱子做的菜太好吃了,平日稍有剩余的主食,今天都不够吃了。”

“让今天帮忙的同志去饭馆买些回来,不能让大家吃不饱。”

罗主任这才注意到打饭桌上的三菜一汤,担心地问道:“老班长,这规格是不是有点高了。”

罗主任在食堂就没吃到过这么丰富的菜。

现在正是反贪污、反浪费、反官僚主义的敏感时期,他担心南锣鼓巷会被抓典型。

罗班长硬气地说道:“哪里高了,都是和以前一样的东西。”

“是柱子本事大,用同样的东西,做出更丰盛的菜。”

“要是有人来找茬,让他们来找我。”

定海神针都这么说了,罗主任脸上露出笑容道:“老班长,来给我打上,我今天可要好好尝尝小何师傅的手艺。”

“老班长,也给我打上!”

刘所也把饭盒伸了过来。

罗主任、刘所端着饭盒进了用餐区。

看着所有人都低着头只顾吃饭,罗主任笑着问道:“同志们,今天的饭菜好吃吗?”

“好吃!”

“主任,这个豆腐特别好吃!”

大家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道,甚至还有热情的同志给罗主任、刘所推荐哪道菜好吃。

见同志们对何雨柱的厨艺一致好评,罗主任心里也高兴。

没想到随手之为,何雨柱还给自己带来意外之喜。

两人在就餐区转了一圈,实在没有位置了。

“刘所,看来咱们要带回办公室吃了。”

罗主任脸上挂着苦笑,心里却美得很。

都是从战争走过来的,心里都明白后勤的重要性,同志们吃得好,工作热情自然就高。

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,开始有同志吃完饭,陆陆续续地离开。

但很多同事离开前,都会走到何雨柱身边问上一嘴。

“小何师傅,明天吃什么。”

等最后一名吃饭的同事离开,周班长看着菜汤都没剩下的搪瓷盆,笑骂道:“这帮娃娃,原来这么能吃。”

“什么这么能吃?”

王干事走进食堂问道:“老班长,给我打份饭菜。”

周班长指着四个搪瓷盆:“小王,你可来晚了,想吃饭明天要趁早来。”

“嗨!我这不是出去办事才回来吗!”

扫过空空如也的搪瓷盆,王干事望向何雨柱,笑道:“柱子,看来你干得不错呀。”

何雨柱把食堂工作做得越好,她脸上也有光。

“老班长,柱子!你们忙,我去外面吃一口。”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