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目光,害怕被贴上标签,害怕成为众矢之的。但与此同时,我又不得不承认,他的某些话戳中了事实。
“随便你怎么说吧,”我最终选择了逃避,“反正我不会再接受你的任何‘帮助’了。”
说完,我抓起书包匆匆离开了教室,留下江宇一个人坐在那里,望着我的背影发呆。
那天晚上,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,脑海中反复回放着白天发生的一切。江宇的话、同学的议论、以及我自己的反应,全都搅成一团,让我无法平静。我开始怀疑,自己究竟是在抗拒江宇的帮助,还是在抗拒改变现状的可能性?
或许,正如他所说,真正束缚我的,并不是外界的流言蜚语,而是我内心的恐惧和自卑。但即便如此,要迈出那一步,仍然需要极大的勇气。
第二天清晨,我站在镜子前,看着镜中的自己。眼睛下方有明显的黑眼圈,脸色苍白,整个人显得疲惫不堪。我深吸一口气,对自己说:“不管怎样,今天一定要试着调整心态。不能再这样下去了。”
然而,当我走进教室时,迎接我的依旧是那些探究的目光和窃窃私语。我知道,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,但无论如何,我必须坚持走下去。
夜晚的校园静谧而深邃,只有教学楼外昏黄的路灯洒下斑驳的光影。我独自坐在操场边的长椅上,双手抱膝,目光游离在远处模糊的跑道上。秋风吹拂着脸颊,凉意渗入骨髓,但比起身体的寒冷,我内心的煎熬更为强烈。江宇的那些话,像一枚石子投入湖心,在我的思绪中激起层层涟漪。
“如果你总是活在别人的评价里,那永远都无法摆脱束缚。”这句话一遍遍在脑海中回响,像一道锋利的刀刃,剖开了我一直以来小心翼翼维护的外壳。我意识到,自己早已习惯了用外界的标准来定义自己——成绩排名、老师的评价、同学的目光,甚至是父母离异后的家庭阴影,都成了我生命中不可逾越的枷锁。我拼命想要挣脱,却又害怕失去仅存的安全感。于是,我选择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,将所有的痛苦和无助深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