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忙碌的施工现场变得异常冷清,工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窃窃私语,谈论着赵天明的丑闻。而赵天明本人则如幽灵般消失在公众视野中,再也没有出现在工地上。他的助理和几名核心手下匆忙往返于工地与律师事务所之间,神色慌张,步伐凌乱。整个工地笼罩在一种诡异的沉默中,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。
然而,我却敏锐地察觉到,这场风波并未真正触及赵天明的核心利益。他的商业帝国根基深厚,仅凭一份财务报表和几篇媒体报道,还不足以彻底摧毁他的权力网络。事实上,他正在幕后调动一切资源,试图将这场危机化解于无形。这一点,从他迅速聘请顶级律师团队,以及不断向高层官员施压的行为中可见一斑。
果然,几天后,媒体的报道突然戛然而止。一篇措辞模糊的声明出现在各大新闻平台上,声称“此前报道存在事实偏差,相关调查仍在进行中,呼吁公众理性看待”。与此同时,部分参与报道的记者收到了匿名威胁,甚至有人被强行撤职。舆论的风向骤然转变,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开始质疑报道的真实性,甚至指责媒体恶意炒作。
这一系列变化让我意识到,赵天明的反击已经开始。他利用自己的关系网,成功压制了舆论的发酵,同时通过法律手段拖延调查进程。他的目标很明确——将这场风波控制在可控范围内,确保自己的核心利益不受损害。而我,作为这场风暴的推动者之一,自然也成为他重点关注的目标。
果然,不久之后,我便感受到了来自赵天明的压力。一天傍晚,我刚从工地返回出租屋,发现门口站着两名陌生男子。他们穿着黑色西装,神情冷漠,目光如刀一般刺向我。“林泽先生,我们老板想跟你聊聊。”其中一人低声说道,语气中带着不容拒绝的强硬。
我故作镇定,装出一副茫然的表情:“你们老板是谁?我不认识他。”
那人冷笑一声,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递到我面前。照片上,是我偷偷拍摄的赵天明与某位官员的合影。我的心猛地一沉,但表面上依旧不动声色:“